沃尔玛是一家零售商但它从来就不传统
今年,已经是沃尔玛连续成为全球最大公司的第七年,无论外界上演着何样的“风云厮杀”,沃尔玛却似乎固若金汤,丝毫未曾受到影响。那么为何这一零售业巨头多年来从未被超越呢?
在过去50多年,沃尔玛能从美国本顿维尔小镇的一家店发展成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除了不懈的努力和实力的积累外,在人力资源上的高效管理与运作方面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对于多年蝉联世界500强第一名的原因,控制成本和多业态发展,以及大量的线上线下融合,是沃尔玛的几大战略。生态环境的逐渐成熟,包括职业培训、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都推动了灵活用工比例的提升。
作为全球体量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同样也是沃尔玛眼中的一块香饽饽,早在1996年,沃尔玛就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截止目前,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上的线下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400家。然而过多的新店造成高成本负担,之后沃尔玛放缓了扩张步伐,并且关闭或调整了一些业绩不佳的门店。
随着人力成本自然上涨,它可能会吃掉更多利润,所以这个时候,企业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用工结构,拥抱社会化供给。
沃尔玛采用灵活用工解危机
疫情发生以来,沃尔玛立即启动应急方案,成立跨部门工作组,疫情期间快速行动,联动协调应急资源。受疫情影响,沃尔玛在全力保障基本市民的基本生活所需的同时,门店也面临着巨大的人手挑战。灵活用工成为今年解决大部分企业用工问题的首选,沃尔玛也不例外。
据消息称,沃尔玛长沙分店灵活用工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40%,承担着服务顾客的主要工作,他们对沃尔玛的服务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灵活用工人员包括非全日制工、实习工、勤工俭学工、退休返聘工、劳务派遣工。不仅如此,沃尔玛也是同行业中最早实现与员工共享信息的企业。
企业所有员工可以共同掌握公司的业务指标,每一件有关公司的事都必须公开。任何一家分店,都会公布该店的利润、进货、销售和减价的情况,并且不只是向经理及其助理们公布,而且向每个员工包括计时工和兼职雇员公布各种资讯,鼓励他们争取更好的成绩。
沃尔玛认为员工们了解其业务的进展情况是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干好其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它使员工产生责任感和参与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在公司的重要性,觉得自己得到了公司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灵活用工给企业带来利好
信息技术进步、企业管理模式变革、行业结构的变动等,使我国的灵活就业人员逐年增多,并成为扩大人才就业有效途径。那么灵活用工究竟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好处,才使得连沃尔玛这样的500强冠军企业也多加青睐呢?
秀川灵活用工模式
在灵活用工平台,员工直接与灵活用工公司签订合同,并不会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可以规避用工风险。因此用工企业不必承担劳务风险。风险转移给了灵活用工公司,而用工单位可以减少承担的风险。
企业每年在人事管理方面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非常大,当企业通过灵活用工节约管理成本,企业只使用员工,不需要负责员工管理。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平台,有用工需求可随时与灵活用工平台公司联系,企业只需进行员工接收即可,省钱又省力,从而节省人员的招募成本。
虽然对企业而言,灵活用工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灵活用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需求,选对专业的灵活用工平台如秀川才靠谱。
目前灵活用工模式迅速崛起,很大程度源自生鲜电商的业务创新。自盒马率先实施“共享员工”模式起,目前共享员工模式正迅速发酵,已从商超与餐饮业发展到了物流和制造业,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口红利趋降与经济转型发展,加之今年的疫情,越来越多行业都将引入灵活用工模式。作为全球员工数量最多的公司,沃尔玛的成功之道一定与它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分不开的。
它的的营销能力和产品决定了它能走到哪里,而它的管理模式及服务态度才决定了它能否坐稳头把交椅。